遇见自己 - 再见! 小舅
Contents
– Day 1 –
中午听到消息, 震惊之外, 不断的摇头, 不相信这是真的. 再三电话确认, 小舅朋友小聚喝茶, 突发心肌梗塞, 就如此匆忙的走了. 打电话给表弟, 他支支吾吾, 一千万个不愿意承认.
眼眶瞬间就红了, 强压着自己把剩下的工作做完; 等着老妈第一时间赶小舅家. 熬到晚上6点, 给老妈再过去电话; 所有的不情愿都成为了既定的现实. 妈说我太远了, 就不要回来出殡了. 我悄悄的说一声, 我就想见见他… 电话那头听出我声音的异样: 好了, 那就订机票回来吧. 眼泪水一下就没有忍住, 挂掉了电话, 躲在办公室偷偷的抹眼泪.
为什么事情来的那么突然, 为什么又要发生在小舅身上. 他还那么年轻, 而舅娘依然还在癌症抗争中逐渐康复. 所有人都是正是需要他的时候. 舅娘说他退休之后很注意身体,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跑步, 游泳, 走路), 所以不正常指标都回归了正常. 为什么就在这个正当休养生息的时候离开所有人.
回家的时候, E&E问我舅公是不是死了, 我说是的, 他们好像感觉发生了什么, 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像极了8岁时候的表弟, 死在他们眼里既遥远, 又陌生.
急急忙忙订好回国的机票, 登上飞机, 已经是晚上11点.
– Day 2 –
没有买到直飞的航班, 只能在香港转机广州. 表弟过来接我, 马不停蹄赶到小舅家. 家里聚了了很多人, 叫的上名字, 叫不上的. 小舅走了的时候, 舅娘不在身边. 好歹赶过去, 救护车已经放弃治疗.
她不死心, 拼了命的想要救他回来. 最后眼睁睁的看着他拉去殡仪馆. 那种痛不欲生的痛苦, 她和我说的每一个心脏复苏的按压都在深深刺痛我的神经. 她整个人几乎都夸掉了, 瘫在床上一点力气都没有.
我走进房间, 看着舅娘如此的虚弱. 轻轻把她紧紧的抱住, 她就这样抱着我大哭, 喃喃着重复着小舅走了的话. 我咬住牙: 舅娘我来了…
后面的两天, 只要我有时间都会静静的陪着她, 不需要相劝什么, 只是听着她重复的诉说那天发生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小舅的生命都不可能再挽回了.
末了, 她和我说道: 小舅现在还在冷冷的冰柜里, 请帮助表弟送他最后一程. 嗯, 我知道了. 安顿好母亲和大舅, 迅速和表弟把明天的殡葬流程过了一遍, 敲定所有的细节和时间, 确定通知名单, 预定好了饭店.
我看着表弟坚定的眼睛, 仿佛看到了小舅; 安慰彼此坚持住, 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
– Day 3 –
昨晚几乎没有睡, 还是太匆忙了, 不光生理和心理都完全没有准备. 和表弟提前到达殡仪馆, 继续和殡仪馆接口人不厌其烦的敲定细节.
然后出殡的过程都相当顺利, 舅娘知道小舅中午火化之后又大哭了一场, 令人安慰的是, 她的心情之后开始慢慢平复.
当晚最后摆了答谢宴, 亲朋好友陆续告别.
– Day 4 –
昨晚睡得特别的沉, 貌似所有人紧张的心都松了一口气; 逝者如斯夫.
– 出殡过程 –
下面的话是对这次过程的总结, 本来不想写下来, 但是想着以此作为对老人后事安排的尊重, 让所有如我一样完全没有准备的晚辈能够让长辈一路走好.
殡仪馆如今都提供套餐服务, 守灵不可以在家中, 殡仪馆可以安排家属在殡仪馆出殡前守夜(一般一个晚上).
殡仪馆套餐
- 遗体确认
- 遗体清洗, 换衣, 化妆(再次确认)
- 悼念室布局
- 司仪主持悼念仪式(如果有悼词, 需提前准备好, 交给司仪)
- 焚化炉火化
- 骨灰收集
- 骨灰盒 (可选)
- 最后上香
- 骨灰临时存放(1年, 可续)
- 亲属休息室
不在套餐内(自费项目)
- 遗体白布(垫, 盖)
- 遗体寿衣
- 花圈
- 遗像照
- 棺材
- 黑伞(遮挡遗照)
- 纸钱, 香火
流程
- 殡仪馆接收遗体之后, 与殡仪馆接口人安排出殡事宜. 确定套餐和自费项目.
- 出殡一般在2-3天之后进行, 主要考虑报丧时间, 亲戚朋友远近(赶过来时间).
- 确定出殡时间, 选择早上或者中午. 整个出殡时长大约4个小时
- 如果出殡时间定在中午1点, 提前2个小时到达殡仪馆, 11点半去冷冻库确认遗体, 遗体清洗之后再次确认.
- 遗体完全确认后, 送去化妆间, 会在12:30之前推入悼念室
- 悼念室布局, 两侧是花圈; 中间摆放遗像照, 然后和司仪交接具体流程, 如果有悼词, 这时候可以提供给司仪, 也可以请家里老人宣读.
- 在仪式开始前, 可以安排至亲做最后探望, 现场要控制亲人情绪, 10分钟左右要请亲人离开悼念室(司仪准备正式悼念仪式).
- 1点仪式正式开始, 司仪会安排直系亲属站第一排和第二排, 然后安排亲朋好友, 单位/同事.
- 司仪会主持全体悼念三鞠躬, 然后安排遗体瞻仰 , 绕遗体半圈, 最后在遗体前鞠躬, 做最后一次的告别(现场控制亲人情绪)
- 之后第一排直系亲属就会安排在门口外边等候亲朋好友出来, 回礼寒暄. 按风俗洗手, 回赠红包等.
- 遗像照会交接到第一直系亲属, 然后由工作人员抬着棺材一同前往焚烧炉区域(入炉前, 最后安排本地风俗仪式)
- 再次完成确认手续, 包括骨灰盒确认后, 遗体进入焚烧炉(大约1-2个小时)
- 此时亲属可以去休息室休息等候(含在套餐)
- 大约2小时后, 工作人员前来通知家属取骨灰盒
- 骨灰盒会送往临时停放间(一年), 送之前, 家属参加最后祭拜仪式 (烧纸钱)
- 第一直系家属带着遗照回家
- 稍事休息, 请家属去答谢宴(白事就餐, 不打包)
Tips
- 报丧名单: 提前确认名单(只参加追悼会, 还是完成骨灰盒整个流程, 另外确认是否参加答谢宴)
- 悼词: 谁来写, 谁来宣读
- 花圈: 确定款式(不同价格), 赠与人, 其对遗体称呼 (爸爸, 姐夫), 遗体对其称呼(儿女, 大哥)
- 户口: 涉及银行, 身份证各种事宜, 不要对户口进行注销
- 分工: 负责签到台(朋友签到, 接收白金, 按照当地风俗系红绳/带黑纱), 负责照顾亲属情绪失控, 负责给遗照打伞, 负责出门安排盥洗/送红包, 司机负责接送亲友
- 关键证明材料: 户口本, 身份证, 死亡证明, 火化证明
- 殡仪馆旁边有小卖部(价格偏高), 非套餐用品, 可以出殡前一天提前备好.
– 以此纪念你 –
我的小舅, 我母亲最小的弟弟; 他们相差12岁. 我记事前, 有一张和小舅的合影; 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 满满的朝气, 而那时的我还穿着开裆裤. 懵懂记事的日子, 小舅经常串门, 给我带来许多欢乐的回忆,比如带我去逛广州动物园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东方乐园.
我们家和小舅家特别的熟络, 我的表弟还在我家读幼儿园, 那时候外婆也住在一起; 日子过得热热闹闹. 我就这样看着表弟一天天长大, 直到他回到小舅身边开始读小学. 后来外婆过世, 表弟那年就8岁, 我们坐火车风尘仆仆的赶到殡仪馆, 看到外婆因为疾病的折磨而无比瘦弱的躯体….
工作之后的忙碌, 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去年12月回国, 带着E&E在小舅的城市住了两天. 席间在家里喝茶,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安静的聊着往事. 也许在他眼里, 那些过去好的, 不好的都是都他那一辈的记忆, 由他那一辈来承担. 所以, 他并没有和我说太多. 末了, 我提醒他注意身体, 他很从容的笑到: 你小舅这些年非常的注意, 你们放心好了; 等你舅娘康复了, 我还要带她去西藏. 也同样在去年, 舅娘在和小舅去西藏旅行的路上不适, 折返回来检查出了癌症. 去年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就在8月1号的今天, 小舅你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看到如今的你, 从冰冷的冰柜推出来, 和外婆同一个殡仪馆, 再见, 已然两世界.
小舅永远说他是一个平凡的人, 自诩给国家打了一辈子工, 默默承担着所有的一切, 为子女, 为家庭, 为事业. 他作为外婆的儿子, 母亲的弟弟, 两个孩子的父亲, 舅娘的丈夫; 他的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 没有焦躁, 没有气馁, 永远拥抱着希望.
我想了很久很久; 每个人终究会成为一缕尘土. 已经过去的人, 时间长短,终将遗忘在历史里. 我写下来, 希望以后的以后, 所有看到的人都永远相信一句话: 我们都会像风一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但活着的每一天, 我们都没有放弃自己.
再见! 小舅 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