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摇头晃脑的公车中听到这个《你怎样,你的中国就怎样》的podcast,昏睡的眼睛顿时来了精神。这几天出奇的疲惫,但是约摸着脑袋偷溜出来发现了这篇《制度改变中国》。这个年代,大家都喜欢吃快餐,书的字要大,图片要多,连围脖都要限制在140个字;真的是字多了,看着太累吗?没想到豆瓣的这块清新地,能看到如此积极的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或扯两嗓子问候谁谁谁的妈妈。我想起一句话:璀璨夜空,却与谁共鸣。

我没有辩驳之意,不过抒发一下一个普通中国人内心的小小思考。每每周围的人或讥笑嘲讽或厌恶国内种种神奇的事件时,大家都摆着一副幸灾乐祸的姿态,如此置身事外的表情最终都会归结为制度的问题。友人曾与我讨论过爱国与爱政府是两个概念,对,没错,世界范围的大流动与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中国人的外延与内涵有了及其极大的延伸,是否入某个国家的国籍与爱祖国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很兴庆生于这片土地,长在这里,落叶归根,将来死也要死在这里,完成一个生命赋予我的价值。我无意于干涉任何人的决定,只有我自己,这和制度有什么关系?我就有点纳闷《你怎样》这篇文章,怎么就能拔高到制度与道德的层次上去了;不过讲述一个如你我一样普通中国人的个体素质,有必要爬得那么高吗?

不过我想,一个个体的塑造是依靠教育的。我更愿意相信现在教育体制所培养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而不是朝鲜那般集体脑残。除此以外家庭与周围的环境也是塑造个体素质的关键。其实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制度是如何约束个人的行为而转变为自然而然的习惯的。也举几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

  1. 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同事塞给我500块钱,让我捐钱给中国红十字;他其实不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因为他觉得中国地震遭灾了,一片恻隐之心。我自己也捐钱,但我问母亲是否也捐了钱,母亲说了一句很雷人的话:谁知道这个钱最后会到那里去,潜意识里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姿态。但我想更多的是因为监督的缺陷导致对公权力的不信任。制度的设计没有有效的监督,推倒了重建最终也不过是轮回般的烂。

  2. 以前母亲会随地吐痰,来了新加坡住了一段时间后,我说随地吐痰要罚1000新币,甚至可以鞭刑。说多了几次警察叔叔会来鞭你的话之后,母亲从此改过自新从来没有再随地吐痰。这是制度设计的高压政策,在新加坡,犯罪成本相当的高,除了罚钱,可以入狱,甚至鞭刑;一切都会记录在案,那么小的国家,你还能躲到哪里去。这样的高压政策带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信任指数直线上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简单;而那些本被认为是国人劣根恶习从此烟消云散,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自然而然的养着了遵守社会秩序的素质。不乱扔垃圾,买票排队,考试不作弊,不受贿赂,保护知识产权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而在成为社会主流之后,我从来没有人见谁真的因为乱扔垃圾而被罚过。当一件事情被强制的约束后,渐渐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而成为一种习惯;但是,这种习惯的背后是建立在对高压政策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带来的后果就是每个人鸵鸟一般的生活,不得不说,这样的生活很压抑。曾和几个同事去新加坡旁边的马来西亚,一桥之隔两世界,烟头随地乱扔,插队,搜罗盗版光盘种种在新加坡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这里都好对付。高压制度有助于形成习惯,而真正成为自身修养的是需要个人独立而理性的思考,而不应做屈从的鸵鸟。

  3. 中国人喜欢热闹几乎是一个被证明的事实,在法国的地铁很少有高声的喧哗,而新加坡的地铁就相对热闹的多,回到国内的地铁就更加热闹非凡。其实想想也不过文化上的差异,各方的价值观不同,真正需要的是彼此的尊重,既不贬低自己,也不嘲笑他人。人在异乡,既然别人不带这样玩的,入乡随俗一下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我总是在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评价自己目前状态的得失,不管我内心有多么的不愿意,依然遵循当地主流的行为价值。也许,更慑于新加坡高压政策的淫威,我脑子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这样行为是否合法;比如复印一本书,打印店明确写了是不合法;连公众场合抽烟也是不合法的,后来我去买辆自行车,都要琢磨一下不带头盔上路是否合法。

  4. 原来的手机非越狱不用,身边的K言传身教,强烈的号召使用正版。手机升级后,居然也不再越狱了,甚至破天荒的开始了在苹果商店上买应用。盗版,越狱都是不合法的,制度上明文规定的东西居然可以逍遥那么多年。版权这玩意虽然是西方搞的游戏规则,中国人接触不久,规则玩不过,自然也不耐受。规则的改良是必然的,不然也不会有两个互联网的理论常挂在老板嘴边(中国互联网与世界互联网)。但有一点是肯定,当你的利益不受触碰的时候,你永远不会去关心你用的软件是否是盗版;这样走下去是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路(被自己人弄死),照搬西方玩得如此溜的规则也是一条死路(被外面人弄死)。

  5. 同事开车违章,写信去求情,结果网开一面,告诫下不为例;制度设计的目的并非用于惩罚,更多在于对主流行为的约束。新加坡也推崇精英体制,你是牛津的,我是剑桥,他是斯坦福,渐渐成为圈子,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构架,在中国叫关系的东西,这里叫social network。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有人情事故在里面,但相对透明的监督框架下,人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的约束与规范。精英体制相对保证了方向的正确与自我约束。但依靠个体强人政治终究会衰落的,明朝的朱元璋杀了那么贪官结果让更多的贪官前仆后继地冲上来。李老板终于退出了内阁,他那个辉煌的时代看来是结束了。

  6. 老妈生病,同学是医院的元老,如此轻而易举的找到第一刀。手术很成功,自然也请饭送礼,对老妈的同学毕恭毕敬,还亲身上阵干掉两瓶茅台。这就是中国人的人情社会,西方何尝不讲这样那样的关系,那些曾经的贵族有几个你明眼看到的,国外奢华的会所多的去了,所有的social network都是有目的的。只是中国的人情很热闹,西方的很低调又或者说中国的人情更多的有血脉的相连,西方的人情更多是贵族式的精英。比如想去投行大公司,你没点常青藤高校的背景与完美的GPA,希望是很渺茫的。为什么宁愿读清华的历史也不要读某个名不见经传的计算机,精英式的层次从大学就开始分流了。


生于人的伟大,在于你会思考,锻炼应有的信念与素质。而学会思考的前提是教育,但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又如何谈理想,如何接受教育。在动乱的年代,多少人流离失所,连自己选择命运的机会都没有。推倒重建真正受伤害的会是谁?一个香港700万,一个新加坡500万,一个法国6000万,中国一个省就能超过1亿;有没有想过中国的复杂在于每个个体内心认知世界的差异。让一个从未读过书的农民伯伯选村官,他更愿意在乎村长是否多给他分两亩地,而决意不会去想南中国海那个连名字都不知道小岛被哪个臭不要脸的给占据。想起香港的廉政公署,在那个如此黑暗的年代,当时的廉政公署做出了这样的妥协:在这以前,既往不咎,从此以后,严惩不怠.谁看谁的手不黑,从你做起,从今天做起比什么浮云都更加有力。

AD